太有意思了,我和霖爸俩人在家,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不说话,然而觉得一切极好。       我其实希望霖外婆来家里住,毕竟佛山比cp要暖和些,但是,我这样不说话,他们能适应吗?他们那么爱说话,我能适应吗?我每天在那么大的办公室里上班,还没到下班,耳朵里脑袋里都充满了声音,恨不得马上逃离,回家清净充电。      霖外婆今天在微信里告诉我,进了75岁更怕冷一些,需要用暖水袋来暖膝盖。咳,湖南的冬天可真辛苦。我真是不想回去。      今天是秋假第一天,我过得幸福极了,看看书发发呆喝喝茶,很快就是天黑了。      霖让我看的《兄弟》,我现在看一半了,有趣、哀伤,有时也会不适。一些如给5个娃派发玻璃硬糖的场景,那个牙医在文革期间的说话,都让人发笑。至于俩娃儿对妈妈李兰回家的等待,对爸爸离世的不知所措,都让我恍如亲见,咳。但是对于作者对于福利厂残疾人的描写,我心里很不适,难道看人笑话很好玩吗?      现在已经到了男主20岁了,求爱而不得,但带厂却带得有模有样。后边如何,我也没有太多好奇心。这不是深得我心的书,但是既已与霖约定过,那我继续看完吧。      番茄畅听的小说《过继》第二部,还有几十集就要结束了,这两个月以来都在听。主人公赵二孩,曾用过王新生、孙延生、赵二孩和赵建强这几个名字,每一次改名都是一次新生。      他所经历的方方面面实在也太多了,第一部我觉得他对女人没有原则,似乎对谁都有意,态度很不明朗。到了第二部,对女人很有原则了,但是终归年纪上来了,老辣的态度和做法还是有很多。这个小说从来没有说年代,但又非常有年代感,大约是从1980年代开始,到2010年代。从建筑工地开始,男主接触了许多行业,公安、政府、黑社会、企业、医院、电视媒体等,三教九流都有所涉及;甚至还详细描写了京城富二代斗蛐蛐的方方面面;通讯工具从口口相传到固定电话、传呼机、大哥大,到能有微信的手机和平板,以及和通讯相关的监听、窃听、反窃听设备、监控设备等;从书中了解到交通工具的改变,从只能走路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越野车、奥迪轿车、某跑车。      变的是物质与环境,不变的是人的感情,忠厚有爱的始终最得人心,比如一直无条件追随男主的结拜兄弟石勇和石晋和,一直豁达慈爱的干娘,当然也一定会有为利不为义的,宋二光、建军、惠玲、老歪、杨桃、夏瑗、文翰等;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来我往有利也可能有义的,小五、叶建明、上官主任、庄市等。       这故事里,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活,情节复杂且真实紧凑,有很多欢乐的时刻,也有很多无奈,悲愤和遗憾,。。。。。。       不得不说一下李明这个角色,第一部里面是中国好兄弟,第二部逐渐变得众叛亲离,被金钱和美色迷惑居然丧心病狂到开车把自己儿子撞到不省人事然后逃逸。咳,唏嘘不已,我在听的时候刚好也在开车,我甚至也要流泪,太难以接受了;哪怕石勇死的时候,他死前的哀言都没让我哭。李明的儿子小龙还是个刚入社会的孩子啊,原本会有大好的前程,却抢救7个小时还是生死未知,让人心里太痛了。       这个小说,我是随便听听,后来却无数次跟人推荐。热情推荐的人,只是向别人表达自己有多热情,别人一般是不会马上跟着也听的。       睡啦,明天去和茹约会。 [作者:忽然明媚 日记本:忽然明媚的日记本 修改] |